计算摄像学 第四讲 镜头 曝光 对焦
justaLoli
  • 上节课复习:相机几何模型:场景和光学镜头之间的计算。

  • 本节课:

我能看多远(长焦、焦距)?我能看多广(广角、视场)?我能清晰地看多深(大光圈、大景深)?

  • 薄透镜成像

注意:只有某个平面上的光会被清晰对焦。其它深度的物体处于失焦状态。光源将形成一个模糊圈(一个模糊的圆形)

理想薄透镜不存在。现实上使用多个透镜的透镜组近似薄透镜的性质,而不是用单独的凸透镜成像。

  • 像差:真实成像和理想的薄透镜成像的差距。比如:色差;单色像差(也称散光)

  • 视场:通过镜头能观察到的高度、宽度(FoV)

可以用薄透镜成像模型,通过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视场角。和焦距、传感器大小有关,呈arctan的变化。

  1. 视场和对焦距离有关:降低对焦距离,视场减小

  2. 视场和焦距的关系:增加焦距,视场减小。

Remark: 注意区分对焦距离(focus distence,改变镜头组到传感器的距离)和焦距(focal lens,改变镜片的光学性质)!

增加焦距的效果和画面裁切有类似。 但是二者有区别!透视投影关系不同。

  1. 视场和传感器大小的关系:画幅越大视场越大。

全画幅(35mm)、中画幅(中画幅比全画幅大,中画幅是全画幅出现之前的标准44 x33mm)、APS、……

fun fact:哈勃望远镜的焦距57.6m

  • 定焦镜头&变焦镜头?

定&变的是焦距(focal lens),对焦距离(focus distence)都能变。

  • 其它镜头:微距镜头,消除色差镜头,非球面镜,……

曝光Exposure

  • 快门速度(Shutter Speed)

慢快门会让快速运动的物体变模糊(motion blur,动态模糊)。有一些去除动态模糊的算法。

快门的效果也可以利用:如拍摄星轨、延时摄影。

  • 光圈(Aperture)

f-number 是焦距/光圈口径的比值。数值越小,光圈越大。

例:50mm的镜头,光圈1.4, 光圈口径为50/1.4 = 36mm.

此外,可以用相似原理得到,模糊圈大小和光圈口径有关。光圈

大光圈会带来景深(Depth of Field, DoF)效果。大光圈,景深变浅。景深:图片看起来清晰的范围。

大光圈、浅景深带来虚化(bokeh,日语词)效果。

fun fact: 模糊圈和光圈形状有关。可以改变开口形状达到独特效果。

  • 镜头“速度”

它指代了镜头的最大光圈。光圈大,快门快的时候也能得到足够进光的图像。因此认为镜头的“速度”快。它是(最大)光圈大小的描述。

  • 感光度(ISO)

参见第二讲的内容。模拟前端的放大器将模拟电压进行放大,放大倍数就是iso!

相机模式

Auto、A、S、M、

产业应用、学术前沿

估计场景深度->加模糊效果

准确的算出深度是一件困难的事情。曾经,手机的双摄被用来估计场景深度;也有一些“双像素”技术,用于把前景扣出来。

  • 双像素技术:

将一部分像素一分为二,配置独立的光电二极管用于成像。相当于两个间距极小的镜头拍摄的照片,可以用来得到深度信息。

现在还有用神经网络渲染大光圈的效果,不用传统的方式加模糊。

  • 神经网络的图像去模糊->重新再模糊,实现后期重对焦。

  • 双像素去模糊

  • 无镜头成像

场景->某种调制膜mask->传感器得到图片->算法重建

mask可以对入射光进行光学上的编码,让传感器得到的数据可以被解码分析。

  • 不可见到可见

拍一个墙,通过计算让墙成为“镜子”,得到一般看不到的物体。